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四)~架道设计 结语
  • 首页
  • 欧洲杯盘口网站有哪些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欧洲杯盘口网站有哪些 > 新闻动态 > 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四)~架道设计 结语

    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四)~架道设计 结语

    发布日期:2025-03-07 18:37    点击次数:16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古建采用梁上架槫,槫上架椽,椽上铺设望板,上施泥背瓦作的构建方式,相邻两槫和他们之间的椽子组成椽架,所谓架道设计即是在建筑进深空间内对各组椽架的空间组织分配,椽架空间设计决定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划分和屋顶载荷在梁栿系统中的分布。从唐、五代木构实例来看,架道设计主要以前后檐柱距离为基准对各架道进行分配,殿内各架椽平长基本一致,然而由于外檐檐椽出挑至屋外的撩风槫,下平槫到撩风槫的下架椽平长明显大于其余架道。目前唐、五代时期的木构均采用这种架道设计方式(图2)。入宋后,情况出现变化,大多宋(图3)、辽(图4)木构仍采用以前后檐柱距离为基准的架道分配方式。然而晋东南自崇明寺中佛殿起,出现另一种新的架道设计方式,由于大殿为长方形,进深较小,六架椽设计如沿用旧模式,将造成下架与中、上架长度比例失衡,于是工匠在进行架道分配时将前后枓栱出跳距离一并计入,即采用前后撩风槫距离为架道分配基准,新的设计方法缩短了各椽架的椽平长差距,使得上中下架椽平长基本一致。同时这种架道分配方式使中佛殿的下平槫位置外移,将下架和部分中架的负荷转移到强健的外檐铺作层上,减轻了屋内四椽栿的负担。从建筑外观、进深向空间分配到工程下料加工和屋顶各椽架载荷平衡方面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图5)。此后,这种架道设计方式在晋东南地区逐渐流行。然而跳出晋东南,在全国其他地区,仍以第一种架道分配方式为主。即便是在晋东南,第一种架道分配方式也仍然存在不少实例,两种做法在这一地区处于长期共存的状态。而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可算是第二种架道设计方式之滥觞。中佛殿做为一座上承唐五代风格的宋初建筑,外观上仍然保留有很多唐代建筑特征。然而某些细节已现由唐入宋的转型迹象,如大角梁平置;昂型变成中间起棱的批竹型;新的架道设计方式带来的架道位置调整和屋顶负荷的重新分配;底栿变为主要承重梁栿;为分担纤细梁栿的负荷所选择的高等级铺作层。大多数新的做法经过宋代的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地区建筑风格的主流,一种新的建筑风格手法开始酝酿成熟。中佛殿是唐代建筑风格在宋地最后的余晖,随着五代乱世的结束,以五姓七望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在战乱和社会动荡中衰落,更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成熟,千年豪门的子弟们在政治舞台上的中心地位逐渐让位于平民阶层出身的士大夫,建筑风格也随之发生着悄然的转变,唐代雄健豪劲的审美逐渐转向宋代的典雅醇和。一个崭新的、人文的、世俗化的中国出现了。(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欧洲杯盘口网站有哪些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